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院巡礼|bat365在线平台官网: 厚重“物”理,明“理”精工 扎实做好基础教学和专业人才培养两篇文章

时间:2024-04-22来源:bat365在线平台官网点击:517

  

   bat365在线平台官网前身是1960年3月成立的数学力学系。学院现设4个系/中心:物理系、应用物理系、物理实验中心和大学物理教学与研究中心。学院自2022年成立以来,坚持“四个面向”,在强化学科前沿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国防与学校“三航”特色注重理工融合和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通过学校实施的“理科振兴”“理科卓越”计划,逐步形成凝聚态物理、力学、材料等交叉研究队伍。依托“空天信息材料与物理”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平台,以空天环境新材料和高新技术需求为牵引,瞄准物理及其相关交叉学科前沿开展研究,取得了系列原创性科研成果。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突出“以本为本”,聚焦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从公共课程教学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两个方面,推动人才培养范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

bat365在线平台官网历史沿革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方面,学院承担全校的大学物理及实验课程的教学工作,相关教学团队先后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拥有国家一流课程《物理与艺术》、江苏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文科物理》,大学物理教学团队获评“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在专业建设方面,应用物理学本科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专业、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22 年入选为“江苏省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建设点”,拥有江苏省一流课程(力学)等系列一流课程,所培养的专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中获国家一等奖等奖项。近三年,本科升学率在50%以上,升学去向多为清华、北大、中科院等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

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以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院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坚持引导学院各类资源、政策主动聚焦立德树人这个中心和根本,构建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机制,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统筹推进,形成培养目标一致、职责分工合理、育人合力显著的立德树人工作格局。

   学院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立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紧密结合学校“双一流”建设要求,统筹推进课程思政与导学思政一体化建设,构建了“双四联动”的bat365在线平台官网课程思政建设体系,获评校课程思政示范中心;实施了“四限三环”课程思政工作法,获评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1门课程获批江苏省课程思政示范课,4门课程获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学院主持课程思政教改研究项目3项,7个思政案例在全国高校推广,《当马克思遇到爱因斯坦》获得2020年江苏省微课竞赛一等奖,思政公开课《物理家的不朽战“疫”》,受到了新华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并被工信微报专题报道、省教育厅官网转载。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打造具有bat365在线平台官网鲜明特色的“明理论教”论坛,专业负责人等受邀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等全国性会议、各高校报告百余场,推广示范效果好。

    

学院课程思政建设体系和实施方案

二、强化“明理精工”专业特色,提升专业建设内涵

学院现有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两个本科专业。应用物理学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信部重点专业、江苏省特色专业,依托物理学学科平台和空天信息材料与物理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围绕国家航空航天科技发展战略需求,坚持国防需求与学科优势方向相结合,培养物理基础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能力的一流拔尖理工融合型人才。

2018年以来,应用物理学专业持续强化“明理精工”专业特色提升专业内涵,围绕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实习实践体系方面进行了“理实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培育应用物理领域具有扎实实验研究能力、应用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一流人才,打造具有“三融三力”特色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践行理实融合的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建构融合教学体系。以物理理论为基石,建构基础物理理论+实验→应用物理理论+实验→近代物理理论+实验的分层递进的融合教学体系,夯实“三航”背景下应用物理学专业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和物理工程素养,厘革重塑具有交叉综合性和前沿创新性的实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实验研究能力。落实产教融合,多元协同育人。以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为引领,强化实习实训教学,与企业共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和综合实践平台,深化校企长效协同育人机制,提升物理综合实践平台的应用实践育人能力,增强学生的专业认知度和社会责任感。深化科教融合,强化科研育人。以物理科学与应用等校院两级主题创新区为依托,以专创融合课程、科创项目、学术与实验竞赛为途径,营造物理学术创新实践探究与学术实验竞赛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应用物理学三融三力特色一流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理念和架构机制

三、聚焦主题创新,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为强化学院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发挥优势科研和学科成果对人才培养的支撑,学院聚焦主题创新,积极建设了“物理科学与应用”“低维紫外光电探测”“传感技术与应用”等9个校院级大学生主题创新区,凝练学科优势和研究成果,促进一流教学资源转化。以把握前沿、团结合作、融合创新作为主题创新区创新实践活动和学术实验竞赛活动的发展理念,通过科学研究类、自由探索类、大学生科创类、科技作品制作类、学术与实验竞赛类等五大类科创项目及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实验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前沿视野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建设创新型人才梯队队伍2022年学院各类本科创新实践项目完成结题35项,2023年新增立项37项,科创覆盖率达100%。

   多年来,学院一直将学科竞赛活动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面向全校学生组织开展了多项与物理学科相关的高水平学科竞赛,如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hina Undergraduate Physics Tournament,简称“CUPT”)和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Chinese Undergraduate Physics Experiment Competition,简称“CUPEC”),均为学校Ⅰ级甲等赛事。5年来,我校在两个赛事中共荣获一等奖10次,二等奖10次,三等奖9次。

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一等奖获奖证书

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一等奖获奖证书

   学院不断总结人才培养经验,围绕应用物理学专业定位和学校特色,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加强校企合作,加大实习实训力度、广度,深化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凝练厚物理基础、重光电技术应用的特色,建成以“综合实验、专业实践、学科竞赛”为主体、多层次的一流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物理+光电技术”的模块化实践课程群,构建以光电技术为应用特色的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完善“南航-大恒光电综合实践创新基地”的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依托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工信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建设多元化课程体系,将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本科教育教学资源,开设新型课程;成立“茂莱-南航智能光学测试和成像技术”联合实验室结合重大课题攻关,培养一批在光学检测、光学测量和光学成像领域的高端人才。此外,学院与5家知名企业签订了产教融合合作协议,与4家知名企业共建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

四、加强学风建设,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学院结合学校期望和学院愿景使命,融合三航背景和物理学基础,在第一课堂、师生从游、校企协同、氛围营造四点发力,持续以优良学风涵养新时期南航“明理精工英才。

(一)守好课堂主阵地,提升教学“满意度”

作为基础教学大院,学院一直高度重视教学质量,建立院领导、教学督导、系主任、辅导员协同督课机制,年度深入课堂巡课、听课、查课,百分百覆盖本院全体学生及兄弟学院大学物理班级,教学督导整理汇总建议,助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对专业核心课程组织开展过程性测试,开展常态化答疑,形成学习功夫花在平时,知识理解更深更透的良好学习生态。

(二)师生从游共奋进,提升专业“认同度”

学院高度重视全员育人,在本科生中推行“启明导师”制,在原来理学院1名老师带宿舍4名同学这一形式的基础上,细化了不同年级阶段导师的工作任务和指南。为强化学院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学院还出台《创新实践项目管理办法》,设立9个“大学生主题创新区建设与品质提升专项”建设项目。通过双向选择为本科生配备科创导师,不断扩大科创参与面。学院近两年本科生科创覆盖率达100%。

(三)校企协同拓眼界,提升培养“关联度”

学院通过走访北京、天津、西安、哈尔滨、洛阳等地的国防单位,以及南京本地的相关单位,了解企业需求、倾听校友建议、开设企业课程,促进物理基础学科与国防企业联系常态化、合作深入化。邀请企业HR在就业季前夕走进学院,通过职业素质训练营、“新视界”沙龙等方式为学生开讲,促进低年级学生了解专业知识在实践领域中的应用,从而激发学习动力,帮助高年级学生提升求职面试经验技巧、提升人职匹配精准度。

(四)氛围营造润无声,提升理学“美誉度”

学院注重通过仪式感教育,让学风建设浸润学生。组织开展“新生学院开放日”“毕业生最后一课”等活动,引导学生爱专业、铭院史、知奋进。在重要时间节点举办考研送温暖院长午餐会、学期中与学期末班主任学风建设主题班会、假期家长线上与系主任屏对屏交流、本科启明导师家访等,营造处处促学、时时想学的良好氛围。学院成立以来本科生连续两年升学率均在60%以上。

五、整合学科优势,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大学物理创新教学团队是保障我校物理基础课教学的教师团队,负责全校 64个专业、每年约 4500 名本科生的基础物理理论及实验教学任务,以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扎实的物理基础的“社会栋梁和工程英才”为己任。团队传承自 1952 年建校初期的物理课程组,三代人筚路蓝缕,砥砺前行,七十载风雨兼程,不忘初心。团队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2010 年大学物理教学团队获评“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进入新时代,团队以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与教学研究为抓手,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成果突出,2023年获评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

学院不断夯实课程建设,促进教学高质量发展。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强线上教学资源建设,全部课程实现教学资源网上分享。创造性地开设了科艺交融的国家级一流课程《物理与艺术》、江苏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文科物理》等文化素质类课程,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核心专业课力学光电子学等5门课程获评省级一流课程;将新教学理念、相关科技发展及时融入教学资源建设,建成包括力学、光学、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热统、光电子学、无损检测技术等主要专业课程在内的10门校级精品课程。《物理与艺术》等教材更是开创了国内物理类素质教育先河,在全国有很强的示范引领作用学院已编写出版教材、专著等8部,2023年三部教材获校十四五规划教材立项。

学院多措并举有效引领任课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改革。依托自建线上资源,大学物理多个规格的课程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在大班教学中开展同伴教学,构建适合大班教学并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创新教学模式;在专业课中广泛开展项目式教学,基于课程核心知识点和能力要求,设计包括知识、能力、实践、创新的一体化训练项目,打造项目学习案例库,探索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构建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新模式。近三年相关教学创新改革获批省部级教改项目13项,校级教改项目数十项。改革成效显著,“拓展内涵 融合创新 构建工科院校大学物理系列课程体系”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问题驱动 研讨引领 打造创新型大学物理系列课程教学模式”等4项获校教学成果奖。

国家级一流课程、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证书

学院通过教学竞赛,督促老师苦练基本功,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引导广大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投身教学研究,促进教师终身学习,营造热爱教学、钻研教学的良好氛围。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施大宁教授,江苏省教学名师杨雁南教授、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李晋斌教授等引领下,团队在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比赛、江苏省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等省部级教学竞赛中获奖数十人。

学院教师教学竞赛获奖证书(部分)

六、推进自评自建,持续提升质量保障能力

学院自2022年成立以来,高度重视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推进本科教育教学自评自建。根据学校审核评估工作安排,成立由学院领导、教学督导、系/中心主任和专业负责人组成的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为做好审核评估自评自建工作,学院召开专题工作部署会议、全院教师大会,对审核评估与自评自建相关工作精神进行宣讲动员,通过青年教师培训、“乐享”教学活动、名师公开观摩课、专题研讨、“明理论教”论坛等形式开展宣传,全院教职工在思想上对审核评估工作更加重视,对“爱学会学、乐教善教、追求卓越”质量文化的认识得到提升,对教学规范具体要求的理解更加深刻,为自评自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院开展审核评估自评自建宣传活动

教育教学水平自评自建。学院秉持“学为中心、追求卓越、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保障理念,着力推进“思政引领、三航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一方面,学院以课程负责人为核心,全面加强大学物理及实验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团队的建设。依托“文科类大学物理虚拟教研室”“明理论教”等教学交流平台,以教学比赛为引擎,磨砺教师的教学能力,积极组织教学研讨,推进各级各类教改项目的研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培养新工科、新文科人才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学院以专业负责人为核心,依托“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结合“1+4启明导师”、科普育人、主题创新区建设等举措,系统推进应用物理学专业“三融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学院先后出台《本科生启明导师制实施办法》《公共基础课程负责人聘任及管理办法(试行)》《本科专业负责人聘任及管理办法(试行)》《创新实践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本科生班级导师管理办法》《本科教学经费管理办法(试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职责》《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等系列管理制度,持续完善构建本科教育教学管理体系。

教育教学档案自查。学院始终坚持“持续改进”的教学管理理念,不断提升教学规范性,出台《试卷批阅规范》《课程考试考查材料归档规范》《实验课程材料归档规范》《毕业论文材料规范》等系列规章制度和标准,为各类教学档案的整理明确标准,提供制度保障。为做好学院教学档案自查工作,学院分别组织了教师自查、互查和学院复查。针对课程大纲不完善、试卷合分错误、毕业论文不规范等问题,学院安排专项检查,督促教师进行整改,不仅提升教学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也帮助教师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教育教学审核评估预评估。为充分做好审核评估各项准备工作,2024年3月学院组织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预评估工作,邀请5位校内外专家,对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开展情况和自评自建情况进行全面考查,分别开展了专家线上见面启动会、本科教学材料调阅、线上线下听课、师生集中访谈、名师专题报告等工作,专家组在初步考查学院各项工作准备情况后入校,对学院教育教学成果、学生科创竞赛成果、实验室建设情况、课堂教学情况等工作进行实地考查和评估,并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学院认真领会、及时吸纳专家组考查意见,召开党政联席会研讨确定预评估整改方案,抓紧查漏补缺,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学院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预评估工作

  

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bat365在线平台官网将以本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深入贯彻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锚定“卓越理科”建设目标,注重将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社会需求适应度、师资和条件保障度、质量保障运行有效度和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的持续提升,作为教与学的价值追求,为服务“三航”领域新型工业化和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物理智慧和力量。

 


分享: